10月20日,今年双十一以预售的形式正式打响。和往年不同的是,第一批“00后”已走入职场,年轻人正以更大的热情涌入双十一。在这场购物狂欢中,不少年轻人选择研究规则薅羊毛,能省多少省多少;有人佛系应对,研究那么多干嘛;也有一些厌倦了数字游戏和分享链接的年轻人,关掉手机,默默选择了退出。
拥抱消费的双十一人
每到双十一,小莉都感觉像是回到了期末前一周的大学,有一堆陌生的东西要学。规则复杂的优惠活动、眼花缭乱的各式链接,以及早在购物车里躺了许久的心水好物,这些都促催着小莉点开一个又一个“攻略贴”。每年双十一,各大电商平台都会推出系列活动来吸引人们关注,比如今年在社交平台火过一阵的“喵糖总动员”,该活动上线后火速冲上热搜,小莉也是第一时间刷微博找攻略,确保自己不会输在“竞争”之中。
“每年双十一游戏的规则其实都是看起来复杂,找个攻略贴很快就能弄清楚,只剩一些细节需要注意。”提起活动的玩法,小莉变得兴奋起来,她告诉记者,今年的喵糖其实还挺有意思,有不少需要斗智斗勇的点,比如开局不要冒进、留骰子等黄金时间、8:55派人突袭等等,她觉得这次的活动更有游戏性,能够从中获得乐趣。
当然,小莉对这次的活动也有不少不满的点。如果单做每天的活动任务,其实半个多小时就够了,但是由于游戏设定8点到9点这段时间丢骰子点数翻倍,所以一般都会把活动集中到晚上去做,而且9点之后还要留骰子守家,谨防别人偷塔,所以活动不像偷菜,一天上线一次收收菜就完了,得分成几次玩,这让她觉得有些心累。此外,每次胜利就要晋级,而且强制参赛,一旦入场就不能轻易推出,这也让她觉得不合理。最后,小莉从这次活动中得到了52元红包的奖励,虽然数额不大,但毕竟白送的最香,她对自己今年的战果很满意。
而对于同样热衷于参加双十一活动的大四学生小于来说,每年的活动他都不会缺席。从大一到大四,小于和他的室友年年参加双十一活动,但年年都只是赚那么十来块钱。小于告诉记者,比起胜负和红包,他更享受和室友一起组队比赛的热闹氛围,借着组队的名号一起热热闹闹聊天打游戏才是他在乎的山水之间。
佛系参加的双十一人
98年出生的小娜今年刚参加工作,她觉得自己是双十一狂热大潮中的一股清流。秒杀、抢购、预售、Pk、拉队友,这些和她都没有关系,一个是她觉得自己买的东西不太多,另外也觉得这些活动并不能多减几块钱,与其折腾,不如歇着。
“像那种做游戏领红包,会让你做各种任务,比如浏览什么化妆品页面、在某一家门店看够15秒,就很浪费时间,最后减个两三块钱,何必呢。”
小娜告诉记者,以前还在大学时她会和朋友互相帮助领优惠、pk,但也只是图一个参与感,并没有下过功夫去研究。这次双十一给她的感觉就是花里胡哨,这边一个领红包,那边一个领红包,这个做游戏,那个凑满减,印象中觉得十分复杂,没有想要参与的欲望。即便如此,小娜在双十一期间还是买了电热毯、床单、厚被子、单肩包、单反内存卡、星光镜等东西,最后也就享受到了满200减30的那张优惠券和花呗红包的12元减免。
小娜说,对她而言双十一仍旧是个好活动,不管便宜多少吧,好歹是有点优惠,如果活动规则可以更简单易懂,她可能才会考虑去研究,否则为了三五块钱的红包每天浪费那么多时间,不值当。
今年同样刚参加工作的00后小姚双十一期间共消费一千多元,粗略算下来,省钱将近500。他同样没有花费精力去研究活动,因为他觉得“性价比很低”。小姚认为,这些有着精美动画的活动只是一款投入与产出极不成比的数字游戏,它们唯一的作用就是烘托气氛和帮助平台宣传,对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可有可无。但同时小姚认为,双十一的优惠力度确实很大,只是这些优惠的大头并不需要消费者去主动参与,自然地去消费就可以了。
“跨店满减、定金膨胀、尾款优惠,你就当这些都不存在,只需要记住,双十一期间大部分商品都是史低价,买就完事儿了,不整花里胡哨的。比如今年双十一我买了温铁军教授的一套书,带定金一共花了194元,这套书原价三百一十元。”
“上大学时候我们寝室也参与过双十一活动,当时为了赢PK,还在网上充钱买人气,这不是花现金买红包吗?”小姚笑着说,“折腾半个月,最后赚六块多红包,不如干一下午兼职。”
默默退出的双十一人
“就我个人而言,感觉身边朋友现在都不怎么热衷参与双十一了,活动天天有,为啥非挤破头在双十一买,何况有些商家先涨价后搞活动,你都不知道便宜没便宜。”
开封某高校的大三男生小张表示,他们寝室六个人都没打算参加今年双十一。问及原因时,他称,大三学生大都在忙着考研找工作,双十一的优惠规则却越来越复杂难懂,没那个精力研究。“玩了几年还是一头雾水,各种券算来算去头都大了,不碰了。”
优惠券、跨店满减、秘密口令、预售尾款优惠……平台的套路越来越多,研究下来劳神费力,有网友表示买个东西堪比做奥数题,较高的学习成本与网购图个方便的初衷相矛盾,复杂的游戏规则也让人心力交瘁。这次双十一从预售、定金膨胀、跨店满减,再到通过游戏获得红包,战线越拉越长,玩法越来越复杂,小张和室友都觉得没什么参加的动力。
作为兜里没俩钱的学生党,小石以前也对充满折扣的双十一充满期盼,直到去年双十一冲动消费,导致他吃了半年的土后,他才意识到,图便宜也可能掉进坑。双十一的优惠活动会要求你前往不同的店铺与购物界面,而在大数据的监视下,你对什么感兴趣平台都一清二楚,推送给你的商品全是心头好,很容易就被“种草”,而跨店满减的消费券又会给人一种“凑个整占大便宜”的心理暗示,到最后,为了图便宜的消费者反而稀里糊涂地多花了钱买了一大堆不需要的东西,直到快递到家,才意识到,自己好像并没有很赚。
“我依稀记得,最开始参加双十一的目的是为了省钱。”小石说。
对双十一的复杂和繁琐感到厌烦的不仅仅只是部分消费者,从去年开始,网易严选同样退出了双十一活动。网易严选CEO梁钧表示,双十一本该是用户通往优惠消费的一条“大道”,现在却被众多商家设计成了一座“迷宫”,他们认为这与“双十一”的初衷相背离,因此选择退出。
专家分析:“Z世代”消费能力初显,商家业态创新需与时俱进
据天猫数据,“90后”与“00后”消费者占比超过45%,尤其是“00后”参与双十一的人数比去年增长了25%;京东数据同样显示,Z世代喜爱的新趋势品类、新品同比增长300%。这无不说明“Z世代”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但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社交平台吐槽双十一,质疑部分规则的合理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欧阳日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00后”为代表的“Z世代”在本次双十一以亮眼的数据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显示出了年轻人巨大的消费潜力和能力。但新的年轻一代,他拥有相比于以往任何一代,都截然不同的消费理念和产品需求。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讲,我们已经解决了温饱的问题,也就是说年轻人对产品的需求,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物质上的需求,还有对精神上的消费需求,某些情况下,年轻消费者在精神上要求的程度,还大于对物质上的需求的程度。比如说这些年的一些奶茶,年轻人愿意排很长很久的队去买,他并不是为了物质上的需求去消费,更多的可能是从精神层面上来解读。
从经济学上来的角度来讲,电子商务的业态需要进行创新,才能够吸引我们下一波的年轻的消费者。对很多人来说,“电子商务”本身是一个新东西,但像“Z世代”这一代的人看来,可能都属于传统业态。从19年开始,直播电商火爆,就是说这是一个新的玩法,它更符合年轻人的消费需求,更适合这个时代。同样的,当代不少年轻人对双十一活动出现抵触的情绪,并非仅仅是抵触双十一,也代表着现在以双11为代表的营销的模式和方式可能并不适合这部分年轻人。
阅读更多关于 可长期薅羊毛的游戏 的文章